登记后,杨平华准备往院校里走,谭向东已经到了。杨平华稍带惊讶地说,“书记,您来了。”
“平华。”谭向东说,看了杨平华浑身上下啊,似乎要将他看透一般。杨平华的脸上,表情明显,虽说是二十年后重回,心态沉稳得多。但此时,却要做出与此时年龄和心态适合的表情,才让谭向东人体自己。
这算不得在谭向东面前作假、做戏。
“走,我们还是出去找一个安静地方聊聊。”谭向东带着杨平华到学院外,没走多远,进一家茶楼。要了一包间,点了茶。等茶送来,两人也定气静心。
“书记,一个人在省院学习,很多不便吧。”杨平华从生活上来关心,也符合他自己的身份。杨平华是谭向东的秘书,如今各有工作,这层身份已经不在,可在体系中,这样的身份关系却又一直会保持下去。
所谓老领导,就是这样发展、演变而成的。哪怕以后杨平华的地位比谭向东更高,谭向东依旧是杨平华的老领导。
“习惯了,我在柳坪县半年,还不都是一个人过。”谭向东语调平华,有朗朗之态,让杨平华感觉到他阳光而正气。“学院里学习相对单纯,可又有很多新的观念、思想,有很多之前一知半解甚至没听过的东西,那是要专心进行理解、领悟。平华,今后如果有机会学习,一定要争取机会,珍惜学习的机会……”
“好的,书记。”杨平华说,“之前读大学,那时候心思纯净,却也欠缺危机感和紧迫感,没人指点人生行路的诀窍,领会不到争分夺秒学习的好处。到社会上,走上岗位,也受到小环境的制约。
这样说其实是不准确的,只是为自己偷懒找借口。如今想来,当初如果每一年,读好一本书,无论如何是可以挤出时间来做这件事的。
可却拖下来了,后来在县委办做文字工作,写材料需要不少东西,不得不查资料,翻阅相关书籍,倒是被告知所逼,看了不少书……这是一断相当有意思的经历。
今天,听书记说学习的事,感触就更为深刻,也明白,学习、充电对一个人的提高是难得的机会……”
谭向东认真地听他说了,微微点头,感觉得到杨平华是真心理解学习的好处。笑了笑,说,“之前在县里,工作上你很扎实,我也没多关注你。反而是现在离开柳坪县,在你身上发现不少优点。不错,好好做事。
对了,到平辽镇十几天了,怎么样,适应了吗。”
“书记,我只能说尽力而为,可能与您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……”杨平华很谦虚地说,“书记,这次来省城,主要是来看望您,想多向您请教。另外,就是针对平辽镇的水果产业发展,想找一条路子,走出平辽镇目前的困境……”
“哦,看出平辽镇目前的困境,很不错,有哪些想法?说说看,我也参考参考。”谭向东微笑地说,对于杨平华安排去平辽镇,不过是一种试探,既是针对柳坪县一些人,也是对麻哈市一些领导的试探。
对杨平华的寄望不是很高,不过目前看来,比预期要好。这说明这个年轻人还是值得培养的。
杨平华接下来说他到平辽镇之后的经历,在大江边与张力等人对峙,要清掉大江边别墅群项目办;堤西村的人到镇政府围困农技站,劝说堤西村的人后,到村里核对去年秋堤西村油菜种植损失情况,再到霸力纸业找对方要补偿;
张力拿着两百万解调闹镇政府,杨平华同龙秀品一起,顶住压力,否定这份欠款;
堤西村的人抓住霸力纸业排放污水,镇政府和堤西村的人闹到霸力纸业,引起不小舆论压力,市里那边过问,使得张力不得不答应给堤西村补偿,平复霸力纸业被围困;
再到霸力集团取补偿,张力在城建大楼布下重重关口,想为难堤西村和平辽镇的人,最后张力使出威吓、泼污水等招数,要将杨平华带走。最后《听水晚报》的记者出面,使得张力不得不给付了堤西村的补偿。
“《听水晚报》记者是怎么回事?”谭向东也是听得静心动魄,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,都体现了杨平华的胆气和智慧。
在柳坪县与霸力集团相争会有多大压力,谭向东自然明白,杨平华居然听过来了。虽说最后牵涉到《听水晚报》的记者,或许会给柳坪县留下负面的东西,但柳坪县如今的状况,确实需要大动手术,破而后立,才可能有新局面出现。
“书记,《听水晚报》记者的事情也是巧合,最先应该是在霸力纸业闹起来的那天,引起他们的关注。而到城建大楼取款那天,他们主要是见证堤西村人取款成功,没有其他任务,对柳坪县暂时不关注。”杨平华也明白,只要牵涉到《听水晚报》,几乎没有领导不重视。
“短短不到半个月,没想到平辽镇就发生这么多事情,有了完全不同的改变。好好好,看来,田部长还是有眼光,把你安排在平辽镇做镇长,当真是最为明智之举啊。”谭向东很高兴,也很满意。
“书记,其实平辽镇能够有所作为,完全是书记指导有方。我平时跟在书记身边打下手,听到
第40章 汇报工作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